當我們被問到喜歡或者愛我們現(xiàn)在的伴侶的原因時,很多人都會一臉無辜并且不知所措的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但是請你仔細想想,為什么茫茫人海中,為什么在你認識的那么多人中,你偏偏會選擇跟你的伴侶在一起呢?
好萊塢愛情電影告訴我們說:“Love is blind.(愛情是盲目的)”
但是心理學家告訴你:“愛情不僅不是盲目的,而且是非常能夠解釋的。”我聽過的最霸氣的一句心理學家說過的話就是:“Tell me who you love, and I’ll tell you who you are. (告訴我你愛誰,我就能告訴你你是誰。)”
今天想跟你用最科學的心理學原理說明,我們究竟是為什么會愛上另一個人?
1、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看到客觀地看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存在
Nathaniel Branden教授,美國最資深的研究自尊(self-esteem)的心理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就像我們看到所有東西一樣,我們希望“看到”自己也是真實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這個“真實存在”的物質(zhì)形式我們很容易看到,因為我們只需要照鏡子就好了。我們之所以那么喜歡看鏡子中的自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鏡子可以讓我們在意識層面感受到自己的客觀存在。但是有一部分的自己是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的,這個部分就是我們的靈魂。我們的思想、價值觀、信仰等等東西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通過我們所取得的成就得到體現(xiàn),比如我們畫的一幅畫或者設(shè)計的一棟建筑,但是我們的整個靈魂卻無法在這個世界中以實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是讓我們十分不安的事情。
那我們的靈魂要怎么樣才能像其他真實存在的物質(zhì)一樣被“看見”呢?
只有通過另一個跟我們一樣有意識存在的人!這個人如果能夠“看見”我們的靈魂,并且通過跟我們的互動,把他們眼中看見的靈魂反射給我們,我們就知道自己的靈魂也是像所有其他真實存在的物品一樣是可以被看見的了。換句話說,別人,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可以照到我們的靈魂。而我們需要這樣的鏡子,才能看到自己的靈魂,真實的存在于這個世界,就像我們照鏡子的時候知道自己的身體是真實存在的一樣。
2、心理可見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ical visibility)
Nathaniel Branden教授指出,我們之所以會持久的愛上一個人(短暫的不算,因為短暫的可能是因為一些錯誤的原因),本質(zhì)上是因為他提出的“心理可見性原則